为拓展中国国情教育,丰富国际留学生课余生活,更全面地了解学校校史校情,更好地学习体验中国优秀历史文化,10月10日下午,国际教育学院组织开展国情校史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在学院老师的带领下,来自加蓬、厄立特里亚、巴基斯坦、蒙古、俄罗斯等13个国家的20余名留学生新生参观了学校校史馆和古籍馆。

校史馆以图文并茂的展板和实物,展示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各项事业取得的成就。通过参观和讲解,留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我校走过的74年辉煌历史和创造的卓越成就,并了解了我校校训“进德修业,自强不息”的深刻含义。此外,留学生们还了解到,学校自1984年开始招收留学生以来,始终坚持开放办学的理念,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我校与41个国家和地区高校或科研机构签订交流合作协议,开展互派专家、互派学生等交流活动,国际化办学成果斐然。
在古籍馆,图书馆那成英馆长向留学生详细介绍了中国古籍文献历史,带领大家参观了古籍展览,留学生们在深切感受中华文化历史厚重的同时,近距离感受到中国古籍的版本之美、纸张之美、装帧之美、刻印之美。来自蒙古国的留学生唐倩感慨地说:“我被这里的文化魅力深深吸引,我对在华的留学生活充满期待。这里有未知的挑战,但更有丰富的机遇。我会将这份体验转化为对未来的热爱与期待,用心感受在华留学的美好,将这里的魅力带回我的国家。”

此次参观教育活动,让留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了我校发展历程、学科特色、建设成就等,切身感受了我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了留学生们对学校的热爱之情和自豪感,激发了爱校荣校情怀。国际教育学院将国情教育融入来华留学教育的各个环节,通过构建课堂学习、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融合式的中国国情教育体系,教育引导来华留学生多视角感知中国、了解中国、宣传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