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示精神,国际教育学院于9月28日下午在东序校区鸿文楼一楼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一带一路’中国行,大美青海8455线路检测中心情”系列活动之首届留学生中文歌曲大赛。副校长马成俊和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陈涛等出席了此次活动,学校教师教育学院、法学院和艺术学院学生,以及中华小记者代表和西宁八一路小学学生代表共300余人在现场观看了比赛。

此次大赛共有来自美国、德国、挪威、巴西、加蓬等17个国家的37名留学生参加。比赛伊始,马成俊副校长致辞,他表示,中文歌曲是中国风范与华夏文明的最佳载体之一,学习并传唱中文歌曲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极佳方式,中文歌曲大赛为留学生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汉语以及拓展历史文化知识的平台,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载体。随后,伴随着节奏欢快的音乐,来自土库曼斯坦的留学生王伟、巴基斯坦的马龙、厄立特里亚的范达以及孟加拉国的白实德演唱的歌曲《对不起我的中文不好》拉开了此次比赛的序幕。
此次比赛现场气氛活跃而热烈,留学生们精心准备,演唱了风格多样的中文歌曲,既有流行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童话》《宁夏》和《想把我唱给你听》,又有活泼可爱的儿童歌曲《小星星》等。留学生熟练流畅、声情并茂的中文演唱赢得了评委和观众们的阵阵掌声。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蒙古的杜力根、宁静、田博、唐倩演唱的《乌兰巴托的夜》征服了所有评委,获得一等奖。

来华留学生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学习者、见证者和传播者。作为留学生实习实践系列活动之一,以学习并演唱中文歌曲的方式,不仅丰富了留学生的业余生活,还极大地激发了他们汉语学习的兴趣和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之情。虽然语言文化背景不同,但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了歌曲内涵,展现了学习汉语的兴趣、热情,以及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追求。此次比赛为留学生们提供了展示才艺的舞台,搭建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充分展现了我院留学生的青春风采。
国际教育学院通过打造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多元平台,加深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认知,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培育一批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留学生,扎实推进“一带一路”教育事业的共同繁荣,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