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至27日,第二届全国青年藏学研讨会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我校藏学院久西杰、华毛加、扎西文毛等三位老师的论文被大会采纳,3人受邀参会并作学术交流。

本次会议以“新时代、新征程、新西藏”为主题,收集了全国各地80余位青年学者的近百篇论文,通过开展主旨演讲、学术交流、圆桌会议、分组讨论等活动,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探讨热点难点问题。
在分会场汇报中,久西杰从现代语言学角度,作了题为《藏语pa、ba类词缀的多功能性》的汇报,回答了藏语中pa、ba类词缀的分布、语法及语义功能等方面问题,与在场的学者和同仁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华毛加报告的《巴尔蒂藏语中的若干词汇的研究》以专著《巴尔蒂斯坦(小西藏)的历史与文化》为研究对象,对其中提及的巴尔蒂语相关词汇进行比较研究,将其转换成藏语,并通过阐明巴尔蒂发音与藏语三大方言间的关联性,提出巴尔蒂语仍保留着古藏语的发音特色的观点。扎西文毛作的《“一带一路”背景下玉树通天河古渡口研究》一文在“一带一路”倡议思想的指导下依据古道在玉树境内的路线变化,探讨了通天河重要渡口的形成及其历史作用。
通过参加此次会议,展示了我校青年藏学工作者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开阔的学术视野,探索了更深入的相关领域基础理论问题和现实应用问题,坚定了青年一代携手同心、共同推进藏学研究事业发展的使命担当。(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