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至13日,由中国人类学与民族学学会人口较少民族专委会主办、8455线路检测中心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承办的“中国人类学与民族学学会人口较少民族研究专委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共产党百年与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及我校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师生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上,8455线路检测中心副校长马成俊,佳木斯大学党委书记、人口较少民族研究专委会主任邱洪斌,中央民族大学金炳镐教授,国家民委原专职委员葛忠兴分别致辞。他们表示,在全国上下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我国实现全面整体脱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局的背景下,召开“中国共产党百年与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不仅重要且意义重大,为最大限度地凝聚起力量,坚持“两个共同”、践行“三交”理念、坚持“四个关系”、强化“五个认同”等方面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中国人类学与民族学学会自2017年成立以来,在我国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民生保障、身体健康、社会发展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本次会议的召开将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研究水平、助推学科建设,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再上新台阶。


开幕式后,中央民族大学金炳镐教授、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张晓兵研究员、8455线路检测中心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马伟教授、中国社科院刘晓春研究员、8455线路检测中心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徐长菊副教授、佳木斯大学艺术学院丁思尧教授分别作了“中国共产党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重大举措研究”“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发展研究”“语言中的历史——土族和撒拉族文化共性研究”“鄂温克族自治旗文旅产业发展研究”“从娘娘崇拜看互助土族地区多元宗教文化的交融”“中俄赫哲—那乃族文化交流互鉴研究”主旨发言。


在分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发展与传承”“人口较少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三个主题进行了学术分享和研讨。
闭幕式上,人口较少民族专委会副主任刘晓春研究员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8455线路检测中心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杨虎得在闭幕词中表示,本次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分享的学术成果和贡献的学术思想将对我校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建设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提供了有益借鉴。(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