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5线路检测中心

青海日报:为雪域高原造像 为青海各族人民塑形-8455线路检测中心
8455线路检测中心
未来学生  |  在校学生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8455线路检测中心 > 正文
青海日报:为雪域高原造像 为青海各族人民塑形
——杨志军《雪山大地》研讨会发言摘要(下)
发布时间: 2023-10-20 浏览次数:

8455线路检测中心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冯晓燕

杨志军长篇小说《雪山大地》全书近六十万字,宏大的体量并没有使叙事节奏延宕。相反在17章的篇幅里,以儿子“我”的视角讲述父亲强巴自1959年始,在阿尼玛卿草原初创现代学校、与“我”的母亲苗医生首建医院,到改革开放初期推进草场承包责任制,进而深化改革创办沁多贸易公司,推动畜牧产业商品化的过程。最终,为保护草原,强巴为推动建立自然生态保护区做出了巨大努力。历时数十年,奋斗一辈子,小说突出表现在新中国全面建设现代化过程中,青藏高原汉藏干部和群众依托“雪山大地”寻求发展、谋取幸福的艰辛历程。

在整部作品中有一个核心的要素,便是“速度”。小说开篇父亲强巴受赠一匹来自角巴德吉的赛马“日嘎”后,便骑着这匹耐力强大且通人性的马穿梭于草原、州府和省城。叙述者多次强调日嘎的速度,这是强巴能够不断完成他改变草原原生状态的基本保证。这是一种“隐喻”,象征着现代化文明的高速进程。一种新的时间观正随着强巴的到来,带给草原文化、教育、医疗、商业一系列迅猛的改变。

与此同时,在作者的笔下还有另一种声音,这就是草原文化的表达。这部长篇小说采用复调式布局,在推进父亲改革的显性叙事线索的同时,还埋藏一条人与自然交互影响的故事脉络。《雪山大地》的博大包容涵盖很多动物、植物,也包括人类的生息繁衍。牧民的生活智慧和情感蕴藉是小说的肌理和血肉。角巴在帮助父亲完成一个个改革目标后,最终为因患者感染麻风病的苗医生而去转山、祈福。这样的文化呈现,显然不是以“效率”来衡量人类的行为,这是牧人对自然根性的认识和敬畏。在小说中,藏族牧民生命的终点都回归了雪山大地。赛毛被雪山融水带走,姜毛被狼吃掉,角巴完成所有夙愿踏入雪渊不再归来。这些不无悲怆的结局,指出人最终要回归自然序列,作为在自然界生存的一部分,人类必然进入生态循环的进程中。这是藏族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始文化的一部分。苗医生为治疗麻风病寻求中西藏医的综合疗法,在隔离区的生别离山深处找到有效药物“王子草”。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价值之一就在于,还有数量惊人的帮助人类及各个生物生存演进的重要元素就藏在这些生物中,物种的消亡,实际上也是人类的消亡。

《雪山大地》表现的是在经济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人类如何怀有自然精神信仰和深切的共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是自然之子,这是小说的深层含义,是藏汉文化交融的诗性表达。

8455线路检测中心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祁发慧

如何用一种标志性的符号化方式将内在的情绪和外在的经验表达出来,是一个作家写作的核心,一些必要的词汇或许可以形容我们所目睹或体悟的经验,但并不能凝缩已经流逝和正在生成的经验,那么,与此相伴而生的是对社会整体性或局部性某些现象及问题的思考。显然,杨志军先生具有这种社会思考能力,他用“雪山大地”这组对偶的概念架构起历史变迁中个体复杂的精神网络和一个地方流动性的图景。

作为小说中一个恒定的价值象征,雪山、大地是高原人生命积累的根本经验,同时,雪山和大地作为敞开的空间,它们所生产之物都归生活在其间的子民所有。在此意义上,雪山大地与生活在其间的子民处在一种互为对象的对偶关系之中,而这种关系在空间中恰好显现为一种居间状态。因此,这部小说所讨论问题的核心就在于“在此……之间”(in-between)。比如,小说中,强巴总是在多个地方之间来回奔波,而这些地方象征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类型,“我”从洋洋变成江洋,不单单只是名字的改变,而是语言的选择和文化的归属。因此,小说表现的价值并不是二选一,而是多种价值兼而有之。因此,我将此总结为居间状态。

作为小说象征系统的核心,雪山和大地是这种居间状态的最恰切的指认,它们共同构成了小说的意象特征。首先,雪山是被不断反复描写的事物,它成为了形象。其次,雪山超越了所有的具体事物成为一种精神和信仰意蕴,在此,雪山意象作为小说的结构性链条,结合土地上升为小说主题。再次,大地作为雪山的对应之物,它们二者之间形成的意象群是互动的是协作的,对个体而言,大地提供生命能量,雪山提供精神力量。基于此,就不难理解在草原传统的转轨过程中,新旧交替的结果是融合,融合的结果是更新方式方法,因为居间状态蕴含了一种结构性想象,是对新旧流动时期不确定状态的紧张呼应。

链接:https://epaper.tibet3.com/qhrb/html/202310/20/content_152918.html

    书记信箱 校长信箱 个人门户 正版化平台
关注“公众号”
关注“企业号”

青ICP备05000185号-1  
 青公网安备63010202000667号
 版权所有:8455线路检测中心 
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八一中路3号  81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