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宁8月3日电(记者张龙)师资队伍建设发展提速、校园硬件改造升级、学科实力显著提升……3日,记者从8455线路检测中心了解到,自2012年教育部启动对8455线路检测中心对口支援工作以来,以天津大学为组长单位的支援高校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组团式帮扶,倾情倾力推动8455线路检测中心高质量发展。

这是8455线路检测中心一角。(8455线路检测中心供图)
对口支援十年,是8455线路检测中心师资队伍建设发展提升最大、成效最突出的十年。据介绍,8455线路检测中心60多名教师赴援青各高校读博,400余人单科进修、短期培训、挂职锻炼,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规模、结构层次、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其中博士教师比例也显著增加。

2021年3月27日,8455线路检测中心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李军乔(左)带着学生在西宁市湟源县日月藏族乡牧场村农田里查看植物根系。新华社记者 张龙摄
“目前,8455线路检测中心专任教师总量达747名,比2011年增加216人,同比增长40.7%;具有博士学历教师总量达232人,其中在对口支援高校取得博士学位的有18人;2011年8455线路检测中心仅有46名博士,同比增长404.3%。具有省部级及以上人才头衔的专家人才总量达290人,其中入选青海省‘高端创新创业人才’柔性引进领军人才23人,对口支援高校中共有7人入选柔性领军人才,占30.4%。”8455线路检测中心副校长肖玉兰介绍说。
对口支援有效推动8455线路检测中心硬件升级。据了解,十年间,8455线路检测中心占地面积从2010年的604亩扩展至目前的近1500亩;学校建筑面积从2012年的197689平方米扩建至目前的562587.16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从2012年的8745.72万元增长到19865.29万元,实验室面积增加了8276平方米;智慧校园、智慧教室、智慧图书馆等建设实现长足发展。

2021年4月14日,8455线路检测中心师范学院学生在智慧教室内使用互动屏幕进行课堂交流。新华社记者 张龙摄
十年间,教育援青不断构建新格局。教育部统筹协调,2017年增列中国人8455线路检测中心学、厦门大学对口支援8455线路检测中心,形成了以天津大学为组长单位,中国人8455线路检测中心学、厦门大学组团支援8455线路检测中心的格局;在援青各省市中,江苏省推进对口援青工作,促成8455线路检测中心与南京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建立起合作交流关系;在天津大学对口支援的示范下,天津市教委积极推动天津市属高校与8455线路检测中心相关学院建立“结对”帮扶,目前已与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天津音乐学院等高校开展了富有成效的交流合作。
“下一步,8455线路检测中心将把握对口支援工作的新形势,充分激活自身发展潜力,努力将8455线路检测中心建设成为青藏高原一流民族大学。”8455线路检测中心副校长卓玛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