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5线路检测中心

中国审计报: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8455线路检测中心
8455线路检测中心
未来学生  |  在校学生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8455线路检测中心 > 正文
中国审计报: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发布时间: 2021-11-03 浏览次数: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第11篇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规划多次提及通过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节能减排不只是为了应对国际气候谈判压力,更是国内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提高人民福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迫切要求。如何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经成为我国政府的重要任务。

为了推进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向清洁低碳能源经济转变,实现绿色发展,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加快清洁低碳能源布局,构建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各地应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优势,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区的能源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加快清洁低碳能源布局,构建安全高效能源体系。

春季和冬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容易受到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影响,在夏季、秋季时,容易受到自热带气旋气流的影响,一年四季海上风能资源都非常丰富。并且海上风电不占用土地资源,风速更高。海上风电开发潜力巨大。截至2021年4月底,我国海上风电并网容量达到1042万千瓦,仅占全国风电装机总容量的3.22%,发展空间广阔。

在东部沿海地区优化核电布局,目前我国已经成为第三代核电技术领导者,我国核电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最成熟的技术之一,核能在国内发电比例只有4.6%,发展空间很大,制约核电技术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人们对核电安全的担忧,一旦突破观念阻碍,核电将会迎来大发展时期。

我国西南水系纵横,有长江、怒江、澜沧江、珠江、雅鲁藏布江等众多水系,水力资源丰富,常年水量充足,非常适合发展大型水电站建设。通过西电东送的方式可以解决华东、华南电力不足问题,从而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西北地区光照充足风力大,适宜开发风电光伏发电产业。例如青海省格尔木市光伏项目已经引领行业发展,使青海成为国家重要的新型能源产业基地。整体而言,西北地区的风电光伏产业正方兴未艾,未来潜力巨大。

在行业内部推动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低碳化转型

在我国“多煤、缺气、少油”的能源消费结构下,煤炭的广泛使用给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会消耗、损害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煤炭燃烧后释放出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粉尘等有害物质严重污染了环境。因此,需要调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在重点消耗能源的产业领域扩大清洁低碳化能源的使用比例。

在电力领域,减少煤电的能源使用比重,扩大水电、风电、光伏发电、核电的比例,推进能源向低碳化转型;在工业领域,增加生物质能的比例;在交通领域,鼓励电动车、减少燃油汽车比例,在建筑领域,鼓励太阳能和沼气的使用;在农业领域,鼓励发展生物质能,利用农作物秸秆、藻类、动物粪便等制造沼气、乙醇、甲醇等燃料。

增加补贴比例,启动前沿性研究,制定能源安全标准

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政策框架已经基本建立,但是对于可再生能源的补贴面相对较窄,额度、比例较小。2020年可再生能源补贴费用为56.75亿元,其中风力发电补助29.67亿元,光伏发电项目补助21.58亿元,生物质项目补贴0.73亿元,可再生能源系统补贴4.77亿元。开发清洁能源需要政府加大科研补贴投入,积极研究新的机制,推行以奖励代补等措施,鼓励节能减排。

2019年中国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10.1吨,一棵树一年的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约18.3千克,意味着人均10.1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每个人需要552棵树来抵消庞大的碳排放。

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减少毁林、保护山水林田湖草、增加全国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数量等方式改善环境,增加森林、绿地覆盖率,吸收并固定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碳汇,改善生态环境、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达到碳中和或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的目的,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发展低碳技术

通过研发和推广清洁能源技术,从源头减少碳的使用。在石油、化工、电力、交通、建筑、冶金等领域发展低碳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控制碳排放,加强过程监管;增加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的高附加值转化、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开发等;取得清洁能源的运输优化以及储备技术突破,为全面推行清洁能源筑牢基础。通过低碳技术创新,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逐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低碳不仅应该成为企业的行为,也应该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养成低碳生活态度。如生活中多走楼梯少坐电梯,多用节能灯少用白炽灯,多用电子邮件少用打印机,多坐公交少开私家车等,让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生活理念深入人心,让低碳生活成为新时尚。

总之,通过新能源布局、发展低碳技术、增加补贴、增加植被覆盖率等方式构建清洁低碳能源生产和消费体系,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使得生态环境根本好转,有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作者:8455线路检测中心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 栾申洲)


来源:中国审计报




    书记信箱 校长信箱 个人门户 正版化平台
关注“公众号”
关注“企业号”

青ICP备05000185号-1  
 青公网安备63010202000667号
 版权所有:8455线路检测中心 
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八一中路3号  81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