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是文明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交替进行的过程,因此,现代化是贯穿世界近现代史的一条主线。现代化发轫于西方,但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艰辛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带领中国人民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遵循人类社会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又要遵循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实际情况和特殊规律,坚持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这是我们能够后来居上、取得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就开始深入研究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和基本规律,逐步形成了“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1964年12月21日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提出了一个鼓舞人心的奋斗目标:“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深入探索和对外发展经验的总结,通过反复权衡和深思熟虑,最终确定下来的。历史证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实现“四个现代化”始终是凝聚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一个强大精神力量。改革开放后,我们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如何更加符合中国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问题,强调“我们要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提出我国现代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英明决策,提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新的战略安排,意味着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时间比改革开放后我们提出“三步走”“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时间提前了15年。
改革开放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虽然对于“什么是现代化”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关于现代化的定义也有许多种,但现代化还是包含一些基本要素,比如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大发展,社会财富的充分积累、社会活力的迸发等。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革命,扫除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中国人民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保证。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出发点和目的,是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改善人民生活,着力提升人民现代生活水平。在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根本任务和核心内容。西方的现代化进程伴随着贫富分化和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这是其弊端所在。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追求社会整体生产力提高、社会整体财富积累,注重让广大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效率和公平统一,努力创新制度,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当前,我们正在全力以赴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勇往向前,生动彰显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进程。我们的现代化过程是长期的、任务是艰巨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我们要坚定信心走好这至关重要的一步,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因为历史的经验昭示我们,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凝聚力量、艰苦奋斗,中国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美好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8455线路检测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健)
链接:http://www.qhnews.com/newscenter/system/2021/09/08/0134477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