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5线路检测中心

光明日报客户端: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助力党史学习教育 ——记8455线路检测中心理想信念宣讲团天津高校宣讲之旅-8455线路检测中心
8455线路检测中心
未来学生  |  在校学生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8455线路检测中心 > 正文
光明日报客户端: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助力党史学习教育 ——记8455线路检测中心理想信念宣讲团天津高校宣讲之旅
发布时间: 2021-06-16 浏览次数:

“作为当代青年,一定要将‘两弹一星’精神作为投身党和国家事业的价值追求和行动自觉,发扬艰苦奋斗、敢于奉献的优良传统,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今后会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刻苦努力,用武术的一招一式诠释不一样的精神传承。”

“‘两弹一星’精神具有非常强大的激励和引领作用,我非常希望能够去到青海,实地看看先驱们奋斗过的地方,也让自己接受一次精神的洗礼。”

……

以上是天津师范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天津大学等高校的学生聆听完“‘两弹一星’精神之青春之光”宣讲会后的感受。历时4天,六场宣讲会,总计逾千名师生、职工参加,8455线路检测中心理想信念宣讲团天津高校宣讲之旅于6月10日圆满落下帷幕。几天来,十三名宣讲团成员反复核对早已烂熟于心的台词,饱含深情地讲述每一个英雄故事,为天津市五所高校的师生奉献了一场学习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精品课,也为8455线路检测中心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潜心准备,力求用平实的语言讲述最不平凡的奋斗史诗

在青海湖北岸美丽的金银滩草原上,一幅与新中国发展足迹紧紧相连的宏伟画卷跃然眼前,那是“两弹一星”精神的“故乡”——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221”基地。

多少年来,“两弹一星”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砥砺前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奇迹。带着家乡人民的重托,带着全校师生的期望,带着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的使命,8455线路检测中心理想信念宣讲团从“青春的回望”“青春的祖国”“青春的情怀”“青春的奉献”“青春万岁”五个篇章,以演讲、音诗画、情景剧、现场讲解等方式,向天津市五所高校的师生生动描写和讲述了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艰辛而伟大的光辉历程,介绍了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等一批杰出科学家及其家庭的伟大贡献。每一场宣讲都充满真情实意,引来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不少观众也因动情的讲述留下泪水。

8455线路检测中心理想信念宣讲团成立于2019年4月,宣讲团师生在历时7个月的创作和排练中,亲身走进当年核武器研制工作者们战斗过的车间、厂房、工位、试验场,与原221基地的工作者促膝长谈,既积累了宣讲素材,也让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理想与信念也在心中扎根。从广为人知的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到英雄工人刘富春,每一个事迹的积累,每一张历史照片的收集,充实的宣讲材料里满满的是宣讲团成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关于精益求精的创作过程,8455线路检测中心理想信念宣讲团团长侯智祥说道:“在前期的排练阶段,宣讲团成员常常要排练到深夜,最晚的一次到了凌晨两点,演讲词也都是经过了上百遍的推敲和演练,就是希望用平实又有力量的语言讲述那段催人奋进的历史”。

深情演绎,誓要呈现一场富有生命力的宣讲

作为“‘两弹一星’精神之青春之光”宣讲课一路走来的见证者,8455线路检测中心副校长、青海干部网络学院常务副院长肖玉兰每听一遍宣讲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与体会。她说:“每次听宣讲都能听到新的内容、新的补充,原来队员们一直在完善讲词,也在不断吸收‘两弹一星’”英雄群体的伟大精神,这也正是《青春之光》宣讲课如此富有生命力的原因。”

崇高的使命面前,宣讲团成员没有一丝马虎。历史上的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围堵新中国的“核威胁”“核讹诈”“核垄断”戛然而止,引爆东方巨响的英雄科学家与工人们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永不枯竭的精神瑰宝。那是时任外交部长陈毅在国际社会上挺直了腰杆的日子,是毛泽东主席思前想后三年终于梦想成真的日子,更是新中国开始树立大国之威的日子。如今,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伟大历时节点上,作为来自“两弹一星”精神故乡的青年学子,用自己的青春与活力,讲述“两弹一星”光辉历程,弘扬甘于奉献,敢于牺牲的伟大精神义不容辞。

灵魂的洗礼、思想的升华、精神的滋养,是聆听者的肺腑心声和心灵感召,也带给他们热血沸腾、心情激扬的洗礼。正因为宣讲团的付出与努力,“两弹一星”精神从青海学子的口中传到了天津学子的心中。宣讲团成员叙述和再现“两弹一星”奋斗者的青春故事,一次又一次生动阐释了“两弹一星”崇高精神,为大家送去了一堂堂令人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和深入人心的党史学习教育课。据统计,《青春之光》宣讲课已经在省内外成功举办44场,线上线下观众超过80万人次,逐步掀起了一股学习“两弹一星”精神,赓续艰苦奋斗坚强意志的热潮。

结对共建,“两弹一星”精神之树再添硕果

在8455线路检测中心理想信念宣讲团天津高校宣讲之旅的最后一站——天津大学,理想信念宣讲团的队员们又遇“知音”。他们就是天津大学学生党史宣讲团的学子。

早在2012年,教育部就确定天津大学对口支援8455线路检测中心,多年来,两校在学科专业、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诸多领域展开了成果丰硕的合作交流,谱写了东部高校支援西部高校共同发展的美好篇章。通过《青春之光》宣讲会,这对早已相知相识的“老朋友”又成为了党史学习教育合作共建单位,今后将共同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力争用百年党史充盈理想信念之源,以合作共建促进百年党史在青年学子中入脑入心,见于行。

惊喜“偶遇”,“两弹一星”精神弘扬者遇上核工作者

此次天津高校宣讲之旅中,8455线路检测中心理想信念宣讲团还举行了一场计划之外,而又异常激动人心的宣讲。受到中核(天津)机械有限公司的邀请,宣讲团临时增加演讲场次,专程前往中核(天津)机械有限公司,为该公司的150余名职工做了宣讲。据了解,中核(天津)机械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机械设计、专用设备制造及安装等领域的工作,承担着重要的精密机械设计和生产任务。

之所以说这场宣讲异常激动人心,是因为聆听宣讲的观众里不仅包含当前正在为我国核工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的工作者,更有来自核工业二二一离退休人员管理局的领导和同志。整场宣讲中,大家仔细聆听当年“两弹一星”英雄群体的奋斗故事,重温那场震撼世界的奋斗史诗。

精彩的宣讲让中核(天津)机械有限公司的职工们深受鼓舞。他们纷纷表示“两弹一星”精神是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用生命和心血铸就的精神丰碑,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牢记初心使命,砥砺奋进前行,用实际行动书写核工业新的辉煌篇章,以优异成绩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每一场宣讲结束时,当全体起立齐唱《歌唱祖国》时,铿锵有力的歌声直抵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拉近了远在千里之外的金银滩,释放了“两弹一星”伟大精神对每个青年学子的感召和引领。8455线路检测中心副校长、青海干部网络学院常务副院长肖玉兰说:“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两弹一星’故事讲述好、传播好,让‘两弹一星’精神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同时想通过音画情景式的宣讲给广大青年学子带去移动的原子城,以鲜活的‘两弹一星’精神为帆,借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春风,让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火种在青年学子心中点燃。”

一路走来一路宣讲,无数的感想与领悟涌上心头。青海这个遥远又可爱的地方因为“两弹一星”深深地烙在了每个人的心中,8455线路检测中心理想信念宣讲团更因为这场跨越千里的宣讲之旅,走进了更多青年学子的视线。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伟大历史节点上,8455线路检测中心将以践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作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切入点,循着先驱们的足迹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续写“两弹一星”的时代新篇!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万玛加)

链接:https://wap.gmdaily.cn/article/4e11eefd1697486080e6b968216527e7

    书记信箱 校长信箱 个人门户 正版化平台
关注“公众号”
关注“企业号”

青ICP备05000185号-1  
 青公网安备63010202000667号
 版权所有:8455线路检测中心 
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八一中路3号  81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