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幸福,收获幸福。
西宁荣获“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无论是生活在这座幸福城市的人,还是曾经在这座城市生活过的人,无一不为之欢呼叫好。而这其中,就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他们或来自五湖四海,或去了五湖四海,但他们都因为在西宁感受到了温暖、收获到了幸福而对这座城市铭记于心……
在西宁上大学的学生看来,西宁不仅颠覆了对大西北的认识,而且很享受在西宁上学的幸福生活,出台的一系列助学举措,让外地的贫困学生解除了后顾之忧,老师同学和城市的风土人情,让他们感受到了西宁的幸福温度。在外地上学的西宁学生看来,虽然身处的城市很大,有更多更好更新的事物让人目不暇接,但淳朴热情的西宁人,西宁的蓝天白云,西宁的各种小吃……才是家的味道,才是浓浓的幸福感,幸福西宁是他们永远魂牵梦绕的家…… (记者 张弘靓)
“能来幸福西宁上学是我的幸运”
青海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历史系19班 陈孜畅
“得知西宁被评为‘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消息后,第一感觉是能来西宁这样的城市上学,自己很幸运!”今年上大二的陈孜畅这样说。
“初来西宁,我就被这里蓝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所吸引,一下就爱上了西宁。”陈孜畅说,“第一次进入西宁市,干净的街道、多姿的花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让我对这座高原城市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是一座在高原上的现代化城市,更是一座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西宁的交通也让陈孜畅感受颇多,他说:“整座城市的交通井然有序,而且文明礼让之风处处可见,司机也好、行人也罢,这里的每一位交通参与者都是好样的。”陈孜畅说,从新闻里了解到,西宁市不断开展大气综合整治、畅通交通、城市绿化、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千方百计为老百姓办实事,这样的城市怎么能不幸福,能来这样的幸福城市学习生活,真的是很幸运。
(记者 徐顺凯 摄影报道)
“西宁的公交车又快又方便”
8455线路检测中心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17级学生 冷措卓玛
电子站牌实时显示公交车辆运行信息,在宿舍轻点手机,就可以知道自己要乘坐哪路公交车,公交车多久能到站,避免了长时间室外等候……就读于8455线路检测中心的冷措卓玛认为,西宁智能公交的完善发展让她在这座城市出行更便捷,这是她爱上西宁幸福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因。
“怎么能快速准确又实惠到达目的地,对我们这些‘外来’大学生来说很重要。自从有了西宁公交手机客户端后,想去哪里、乘坐几路车、何时到公交车站候车,甚至道路拥堵情况等信息在手机上一目了然,真是太人性化了,非常实用方便。”冷措卓玛说,西宁市在公交出行方面实实在在的贴心举措,让学习生活在这里的“外来”大学生感受到了满满的出行幸福感。
(记者 宁亚琴 摄影报道)
“幸福西宁让我们收获稳稳的安全感”
青海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三学生 蒋伟华
西宁人的幸福感来自哪里?对于一个离开父母独自来西宁生活学习的女孩子来说,最大的幸福感应该来自于这个城市给予她的安全感。“在这里,如果你有困难了,老师和同学会很热心地帮助你,当你身处陌生环境遇到难题时,即使双方并不认识也会有人伸出援助之手。这是一种让人放心的感觉!”蒋伟华说,看着周边的同学经常参与到各类志愿者的队伍中去,自己也会被这种互帮互助的精神所感染。西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市民文明素质越来越高,城市公共安全保障随处都可以感受到。为了保障老百姓的食品药品安全,相关部门加强了对各类食品、药品生产销售企业的管理,制售假冒伪劣行为被严厉打击,工作成果也屡见报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即使是节假日,也能见到坚守在岗位上的人,这些人用自己的言行搭建起了百姓心中稳稳的安全感。“在西宁我很放心,心里也特别踏实!”
(记者 王琼 摄影报道)
“很享受在西宁上学的幸福生活”
青海大学财经学院大一学生 张娜
冬日的暖阳洒进校园,使校园的每一处都充满温暖。大学是人生当中幸福而又美好的一个阶段。“幸福是一件件细碎而又美好的感受,来到西宁这座城市上学,我觉得最大的幸福就是同学很热情!西宁的天空很蓝,空气也很清新。大学里老师们很敬业,关爱每一个同学,同学们也积极努力,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来自青海大学财经学院的大一新生张娜告诉记者。
当得知西宁获得“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殊荣时,张娜和同学们都感到无比自豪!“我的家在格尔木,能到西宁上学,对我来说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良好的学习氛围、美丽的校园景色、宽敞的教室、舒适的宿舍、设施完善的图书馆,这些都是我梦寐以求的。西宁的交通非常便利,周末放假和同学相约到市区逛逛街,吃点美食,那是一种充实而又快乐的生活。天蓝、地绿、水清……高原古城西宁不管是在生态建设方面还是地域文化方面,都彰显出不一样的气息。”张娜说。
(实习记者 杨司煜 李旭升 摄影报道)
“西宁颠覆了我对大西北的认知”
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大三学生 荣昕宇
“我不是西宁人,西宁是我上学的城市。当我听到西宁获得‘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殊荣时,内心感到无比自豪!在西宁生活了三年,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对于学生来说,有宽敞的教室、舒适的宿舍、设施完善的图书馆,这便是幸福。三年来,我不仅感觉到西宁的城市之美,而且更深刻地体验到西宁的人情之美。明媚的阳光、蔚蓝的天空以及清新的空气,这里的一切都是如此吸引人。生活在西宁,实在是太幸福了。”
来自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的荣昕宇同学说起西宁获得“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殊荣时一个劲地夸,他告诉记者,他的家乡在河北,没来西宁时,以为大西北的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可当他走进这个城市后发现,“西宁这座城市非常美,完全颠覆了我对大西北的认知!”
(实习记者 杨司煜 李旭升 摄影报道)
“圆了贫困学生大学梦的幸福西宁”
青海大学昆仑学院学生 祁超
“扶贫先扶智,无数个贫困家庭孩子圆了上大学的梦就是一种幸福。”来自青海大学昆仑学院的祁超说出了心中的幸福感。祁超所在的班级里也有家庭困难的同学,这些同学差点就因为经济困难与梦寐以求的大学失之交臂,幸好我市在2016年就推出针对贫困大学生及其贫困家庭的全程双重资助,这一举措让这些寒门学子圆了上大学的梦。
《西宁市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实施办法》自2016年实施以来,经过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五年来累计资助贫困大学生5476人次……这一组组的数据代表了无数个贫困家庭因为这项政策拥有了幸福的权利。如今,这些曾经受过资助的孩子不仅找到了心仪的工作,而且还拥有了幸福的家庭。祁超告诉记者,“在西宁,我体会到了浓浓的人情温暖及人性关爱,对长者的爱老幸福食堂,对弱者的各项扶助政策,生活在这样的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我感觉很幸福。”
(记者 王琼 摄影报道)
“我为来自幸福西宁而骄傲”
湖南商学院金融专业大三学生 袁馨蓓
当在“西宁晚报”的抖音账号里看到了西宁荣获“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消息后,那一瞬间自己就被拉回了家乡西宁。每次向身边同学说起西宁的一切,都是一件无比骄傲的事情,更是经常炫耀西宁的“颜值”越来越高:在蔚蓝的天空下,山是绿的,田野是绿的,街道是五彩斑斓的,在这片曾经缺林少绿的高原大地上,一幅绿色西宁、彩色西宁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慢慢延伸……夏日里郁郁葱葱的南北两山,如双臂般将西宁紧紧环抱,一眼望不到边际的绿色向前延伸。冬日是萧瑟的,但西宁的冬日是灵动的,在绢花的装点下,街景多了不同的色彩,道路仿佛都生动了起来。走到哪里都干净整洁,想去哪里都便捷快速,无论哪里都文明有序……每次寒暑假回家,看到这些总是会忍不住发朋友圈来晒一晒,湖南的同学都羡慕不已,每次点赞评论都能刷满屏。
(记者 张弘靓 摄影报道)
“希望毕业后留在幸福西宁工作”
8455线路检测中心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大四学生 忠吉
“感觉每年在西宁旅游季时,景区里的活动特别多,天天游天天乐!”忠吉说,在西宁读书4年了,每年夏季自己和远在玉树的家人就会到西宁各大公园、各个景区去转悠,每个公园、景区的活动、风景主题基本不重样,与去周边城市旅游相比丝毫不逊色,真的每次出游都是乐陶陶,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提起游在西宁的幸福感,忠吉总结了不少4年中自己心中的变化。“4年前刚来西宁时,我和同学出去游玩最多的就是各大公园,觉得公园风景漂亮、曲径通幽,非常适合去散心。如今,西宁游玩的地方比4年前多多了,比如海洋馆、熊猫馆,在这里不仅四季都能去,还能感受到这些珍贵小动物们带来的乐趣。”
忠吉表示,在西宁读了4年书,每次出游都有新鲜感、幸福感,希望毕业以后能留在这座幸福的城市。
(记者 宁亚琴 摄影报道)
链接:http://www.xnwbw.com/html/2020-11/30/content_2163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