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财树、雨滴、天鹅湖、火烈鸟……这一个个美丽的名字,源自当下流行的观赏植物——多肉。这种长相敦厚,又略显呆萌可爱的植物被人亲切地称为“肉肉”。8455线路检测中心在校生韩颖在海东市平安区靠“肉肉”的“萌”开启创新创业之路。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奇特的形状、丰富的色彩,或玲珑讨喜、或别致清新,“天鹅湖”粉红色的花瓣玲珑可爱,形态优雅;“熊童子”形似刚出生的小熊熊掌,长着一层白色绒毛;“玉露叶片”晶莹剔透;还有和萌系多肉大相径庭的“法师”,在古铜色叶片下,显出冷艳孤傲的神色……
4月2日,在海东市平安区的“仙萌多肉基地”内,展示台上摆放着形态各异的多肉植物。
穿着一套时尚运动装、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当她一手托着育苗盆,一边熟练筛选植株时,记者看到的是与22岁的年龄不符的一双创业者的手。
韩颖是海东市平安区人,目前还在8455线路检测中心读大四。从小喜欢摆弄花花草草的她,高中时一接触到多肉,就对这种萌萌的植物一见钟情。“刚开始是在网上买,但收到后会有损坏。后来,我就去花卉大棚买,虽然价格比网上贵了很多,但是成活率高。”韩颖说。
韩颖加入了学校的创业者协会,在参加了多场创业比赛后,也萌生了创业的想法。2018年暑假,她到山东旅游时,实地参观了当地的多肉大棚。看到种类丰富、形色各异的多肉品种后,韩颖动了心思,如果将这些品种引入青海,销量一定不错。
费了很大周折,2018年11月,韩颖运回了一批多肉成品售卖。因为品种多样、价格便宜,深受消费者喜爱,很快便销售一空,这也让她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后来,韩颖萌生了自己培育多肉的想法。上网查阅资料、赴外地考察、请教资深专家后,她初步掌握了多肉的种植经验。
2019年2月,韩颖承租了大棚开始培育多肉。“不同的多肉品种,身价大不同。”韩颖介绍,目前市面上的普通“肉肉”十几元、数十元的居多。而好的品种,单株身价可达数千元。有些“肉肉”身价按厘米算,有些按品种珍稀性来计算,也有按年龄来计算的。
虽然前期在经营上有一些成功经验,但真正扩大规模后,还是经历了许多困难。第一批多肉幼苗通过保温货车运送到后,因为道路狭窄货车无法进入,只能停在半公里外的大路上,再倒上小货车进行运送,运输了三十多趟才把这些多肉运到大棚附近,又花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搬进大棚内。
由于缺乏经验,空间场地也没有规划好,在幼苗运来的第二天等到太阳下山后,才把大棚的帘子放下来。由于没有做好保温措施,这次意外,冻坏了约五分之一的精品多肉,损失达三万多元。
接着,韩颖又遇到多肉种子无法成活的问题。那段时间,她整日待在大棚里平整土地、打夯、铺沙、配制有机土壤、调节土壤酸碱度、架设滴灌喷头……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遍遍试验后,韩颖终于找到了适合多肉种子生长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环境数据。失败的经历也让韩颖意识到,创业不仅需要热情,更要懂技术,同时还要掌握财务、销售、管理方面的知识。
如今,韩颖周一到周五在学校学习,午休和晚饭时间她向家人、员工询问多肉的生长情况。周末一放学立刻回到家乡照料多肉,她还在大棚内安装了云端监控设备,以便远程查看。
目前,已承包了5座大棚的韩颖,种植了26科320种多肉品种,日均销售额在三千元左右。除此之外,韩颖还雇了长期工8人、短期工20人,为附近的村民和在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提供了岗位和场地。
“多肉与其他植物不同,生命力极强,一片叶子就可以衍生出一个生命。”韩颖说,在多肉培育的过程中,看着它孕育、生长、成形,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
“勤奋、好学、聪明、热情。”这是8455线路检测中心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副主任梁留增对韩颖的评价。梁留增说,希望韩颖能够激励并带动更多学生走上创新创业的道路,学校会继续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着重引导学生强化创新精神、培育创业意识、训练创造能力,培养出更多像韩颖这样的人才。
原文链接:http://www.qhnews.com/newscenter/system/2021/04/06/01336293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