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记者 樊永涛 报道)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是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的重要任务。当前,我省各地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释放。与此同时,校园重启,恢复正常教学秩序也是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重要部分。这是一道“必答题”,既关系到学生的成长,也关系到家长的生活工作安排。
校园重启,要平衡好复学、恢复经济和抵御外来输入扩大感染的关系,当前形势下,我省各高校做好充足的防控准备和周密的开学安排,在有序开学这道“必答题”面前,交出满意卷。
3月24日,青海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在西宁召开第十四场新闻发布会,通告经青海省政府研究同意,按照“统筹安排、积极推进,因时制宜、一校一策”的原则,青海省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原则上从4月1日至4月15日陆续开学。截至4月15日,省内12所高等院校全部开学。截至4月24日,12所高等院校学生报到率达到95.16%,开学工作整体平稳,师生精神面貌良好,报到工作秩序井然,为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在全国率先安全、平稳、有序开学画上了圆满句号。
为扎实做好开学准备,省教育厅综合考虑办学类型、生源结构、设施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研究制定了《青海省高等院校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方案》,把疫情防控工作纳入属地管理,由各高等院校所在地县级政府履行属地责任,市州政府履行监管责任,高等院校履行主体责任,统筹落实防控措施和保障机制,全面摸排外省籍学生、出省探亲师生、未出境留学生、后勤外包服务出省人员、校内基建项目出省人员等“五类人员”情况,建立跟踪台账,同时为高等院校配备了红外线测温设备,指导高等院校提前储备两周用量的消毒液、口罩等消杀物资,设置独立隔离区,提前与学校所在地的卫生健康部门确认收治医院。
8455线路检测中心第一时间部署省外学生返校方案,拟定4月25日全部学生返校的计划,并压实校院两级网格管理及联点督导责任,实施校领导包干蹲守联点学院条块机制,构建六级防控体系。其中就有,实施“两个预案”“六项制度”,确保开学条件“十个到位”,配套制定24个子方案;调整154个超过100人的教学班,每2周组织教学效果提升反馈和网上评教,确保教学质量和进度;组织“开学第一课”,开展“思政课战‘疫’小课堂”及“防疫情、抓学风”专题活动;开设书记校长信箱,实施“暖心工程”,全方位立体化加强学生服务教育管理工作;严格落实闭校管理、24小时值守、校内巡逻等措施。
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以“先省内后省外、分批次、精准实施”确保学生安全返校。即第一批省内学生4月7日-8日错峰返校、错时报到。限定每日报到人数,按4个时间段错时报到。学生返校后严格体温检测、严格报到流程,严格落实个人承诺。省内学生应报到2042人,报到率99.6%。第二批省外学生48名于4月24日全部报到。专车“点对点”接回学校。学生返校后统一进行了核酸检测,检测正常的学生正常复学。做到了安全、精准、有序。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严格落实24小时三级值班制度,每天1名院领导校门口轮流值守,及时处理突发事件,与辖区公安、消防疾控等部门形成联动,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实行错峰就餐计划,每个食堂安排3名教职工、1名保安、4名学生志愿者轮流值守,维持食堂就餐秩序。
非常时期,学校的很多教学管理安排也必须采取非常之策。
青海大学从3月4日起,全面启动线上教学,4月8日起,全面启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并逐步由线上为主向线下为主转移,截至4月25日,线下教学开课门数达2169门,线下开课率达到应开课门数的91.2%,已达到疫情前教学开课状态。
青海师范大学则在4月23日晚,对275个班级的已返校学生召开“开学第一课”。4月24日,全体本科生、研究生均已恢复课堂教学,教学秩序良好。同时按照每进行4课时线上课程需补1课时线下课程的要求,对前期网课教学成效进行了再巩固、再提升。
青海警官职业学院针在开学前,分批组织疫情报告人、学管干部、任课教师、班干部等不同对象的疫情处置应急演练。对开学后暴露出的学生体能明显下降问题,第一时间为学生配备跳绳、健腹轮等适合狭小空间健身锻炼的器材,为学生示范讲解健身方法,采取“老师教班委、班委带学生”方式,推动全体学生积极锻炼身体。
当下时节,随着大学生大部分返回,我省也全面做好了省外返青人员检测,为了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加快师生返校进度,按照“应检尽检”的原则,对各高等院校所有省外返青人员统一进行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把疫情阻断在校门之外,同时,指导高等院校及时与实习单位、实训企业衔接大学生实习实训工作,及时调整实践教学活动安排,严禁在疫情防控期间组织学生出省参加包括毕业实习、技能竞赛集训等在内的所有实验、实习、实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