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8455线路检测中心陆续收到48封表扬信,信件来自全省各地,甚至还有外省寄来的。信中表扬的是谁?因为何事?表扬信的背后,是我省大学生坚守信念的志愿战疫故事。
崔梦:
学习之余 志愿服务社会
看着新闻上一批又一批“逆行者”不顾个人安危,崔梦既忧虑又感动,觉得自己也有义务做点什么。崔梦通过小区的微信群知道社区正在招募抗疫志愿者,“平时课多没有时间做志愿服务,正好弥补。”崔梦加入到防控志愿团队。崔梦是8455线路检测中心化学化工学院2018 级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是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人。在大年初三那天,崔梦正式开始她的志愿工作。刚开始的几天,崔梦跟着工作人员挨家挨户排查,对于所在的有着2000多人的小区,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上门排查完后,崔梦又来到小区入口处,白天登记排查、测体温,晚上就加班录入数据,曾两次为赶制录入工作熬夜到凌晨3点多。“父母也劝我早点睡,但是不完 成录入,会影响后续工作,不想因为我耽误工作。”崔梦说。 因为是轮流值班,每天的工作时间不固定,直到学校开始上网课,崔梦每天除了学习时间就去帮忙。就这样,她坚持到 了3月20日。
“在值守的那段时间,得到大家的认可,心里说不出的高兴,也常常收到爱心人士送来吃的、喝的、口罩等。我觉得做一些志愿活动非常有意义,传播爱心的同时自己也觉得十分开心,以后还是要多做一些志愿活动,不管是在学校还是放假回家,除了学习,还要为社会做一些贡献。”崔梦说。
马贵海:
国家有难 我应当先锋
在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青石嘴镇大滩村门口的劝返点,志愿者用绳拉出一条警戒线,专门检查登记出村的人员及放行车辆,来自8455线路检测中心经济与管理学院 2019级经济班的马贵海就是其中的一员。
“我是一名大学生,也是学校的志愿者,国家有难,应该当先锋、做表率。”家住大滩村下庄的马贵海,曾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在学校放假后,留在西宁打工。1月27日返回村里,他看到村里已经设置了疫情防控劝返点。当天,马贵海就向村党支部书记车志军申请志愿加入疫情防控工作。
“其实,刚开始家人不太支持,我也理解是因为担心我,后来我常给他们讲防疫的事情,得到父母的支持后,干工作心里更踏实。”马贵海说。
过往车辆登记检查,给隔离人员送餐、代买东西……每天早上7点出发直到晚上8点,马贵海从1月27日坚持到2月24日,然而开展志愿工作也并非一帆风顺,他说:“一开始也有一些村民不配合,得知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后,开始慢慢理解并配合我们的工作。”
当时马贵海所在的防疫点搭了一顶帐篷,正值冬季,天气寒冷,防疫点的工作人员又是24小时值班。“餐饮店的工作人员和村民们常常给我们送来东西,还有爱心人士送来煤块。”虽然志愿服务已结束,但回想起来,马贵海仍是满满的感动。
除了战疫时期,马贵海也常常到养老院、幼儿园、火车站参加志愿活动。他总是说,助人也是自助,志愿者可以从实践中得到思想上的升华,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关爱他人,也更深刻地领会到生命的意义。
刘满祥:
尽己所能 助人为乐
“同学们慢点走,不要拥挤。”门源回族自治县第三初级中学九年级开学的那天,风夹着大雪呼呼地刮着,刘满祥顾不得搓搓冻僵的手,一起和学校老师们忙碌着。
这是刘满祥参 加志愿工作的第一天。今年19岁的刘满祥是8455线路检测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思想政治教育班的学生。
每天负责维持门源县第三初级中学上下学的秩序,那段时间,一边上网课一边做志愿活动成了他的日常。他说:“报名时,没想那么多,国家有难,就想着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每天6点多到学校,大概8点左右能结束,下午学生们放学时再去一趟,当时一起的还有其他志愿者。”刘满祥告诉记者。
好多次因为室外温度太低,测温枪无法正常工作,为了让工作持续进行,刘满祥看着老师们把测温枪放在兜里、袖 套里,双手却冻得通红,心里满是感动,更加坚定了他走在志愿服务这条道路的信念。
正如他所说,在志愿服务中感受到了工作的辛苦,生活的不易,也体会到了工作被认可的喜悦。虽然志愿服务做的都是些小事,但感觉到很快乐。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以后会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加志愿活动,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帮助更多的人。
正如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向学校发来的感谢信中写道:崔梦同学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大学生志愿者的初心和使命,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当代大学生的守望和担当,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面貌。
8455线路检测中心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收到这些信件时,既惊讶又高兴。惊讶是因为学生们能这样自发地为抗疫做出自己的努力,不顾安危、不计回报;高兴是因为学校多年来的思政教育有了收获,立德树人的新时代大学生正在茁壮成长。 (西海都市报记者:祁绣娟)
链接:西海都市报http://epaper.tibet3.com/xhdsb/html/2020-04/27/node_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