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精神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弹一星’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使之转化为不可限量的物质创造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两弹一星”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有助于青年学生在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坚守热爱祖国的底线,在“报国行”中体现“爱国情”。爱国主义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科研工作者开拓、创新的动力,是他们克服艰难险阻的精神支柱。回顾“两弹一星”研制的那段历史,科学家们凭借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积极服从组织的安排,克服了重重困难,隐姓埋名,来到青海省金银滩草原上开展核事业。在国家和民族利益受到威胁时,他们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实现了技术的突破,最终取得了“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使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两弹一星”精神彰显着对于祖国无限的热爱和真挚的情感,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弘扬“两弹一星”精神,青年学生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自觉做祖国需要的时代新人,把个人的小我与祖国的大我统一起来,深化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以实际行动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锤炼无私奉献的品质,在奉献社会中绽放青春。奉献精神是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集中反映了“两弹一星”工程中的科研工作人员对自己所从事的国防科研事业的热爱,不慕名利、忠于职守、甘于奉献的伟大精神和珍贵的品格。
广大科研工作者以他们的实际行动铸就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他们不顾小家与个人,始终奔波在研制“两弹一星”的第一线,为“两弹一星”燃烧自己的青春与精力,放弃功名利禄,却始终无怨无悔。如:程开甲、钱三强、邓稼先以及无数寂寂无名的科学家,攻克技术难关,研制出“两弹一星”。弘扬“两弹一星”精神,青年学生要学习老一辈科学家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需要有为社会做奉献的无私精神,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前提下实现个人价值。
践行自力更生的精神,在自立自强中勇担时代重任。“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离不开科学家积极献身于核事业,依靠自身开展核实验,把推动中国核事业发展作为他们毕生的事业追求。当年,苏联突然中断援助计划并撤走专家学者,我国关于“两弹一星”的研制陷入了僵局。为了克服困难,成功研制“两弹一星”广大科研工作者认真钻研和学习有关核工业发展的理论知识,依靠自己的双手不断加强对核试验的研究。弘扬“两弹一星”精神,青年学生要培养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质,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依靠自己的努力,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惊人的毅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少家庭为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优渥的条件,但是青年一代的成长,不能永远都依靠父母、家庭,唯有自立自强,才能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华章。
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迎难而上中乘风破浪。不管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艰苦奋斗精神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也是如此。金银滩草原平均海拔3200多米,属于典型的高寒缺氧地区。广大科研工作者迎难而上、顽强拼搏,在条件恶劣的青藏高原搞核事业建设,最终造出了“争气弹”。弘扬“两弹一星”精神,青年学生要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虽然跟20世纪50年代相比,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绝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需要几代人的持续奋斗,尤其需要青年一年的奋斗。身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要避免铺张浪费,保持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奋斗书写精彩华章,在变局中开新局,化危为机、迎难而上,让中华巨轮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乘风破浪。
弘扬大力协同的精神,在团结协作中推进事业发展。大力协同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彰显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质。回顾“两弹一星”研制的那段历史,建国初期,我国各行各业都属于一穷二白,处于百废待兴的局面。而“两弹一星”却能成功研制,这与全国人民团结协作、大力协同是紧密相连的。核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广大科学家的努力,还需要全国各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供应,才能为“两弹一星”提供坚实的保障。当时,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差,正是因为全国上下一心,通力合作,才创造了短时间内完成“两弹一星”的奇迹。弘扬“两弹一星”精神,青年学生要践行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没有人能够独立存在,都与周围的事物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青年学生要具有全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增强团队意识,加强与他人、集体的合作,深化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构建持久和平、团结合作的人类社会。
传承勇于登攀的精神,在不断挑战中实现强国梦。创新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民族禀赋,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之中。生命不停,创新不止。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强有力的动力,也是取得“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重要品质。“两弹一星”从无到有,充分体现了科技工作人员的勇于登攀、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弘扬“两弹一星”精神,青年学生要具有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学习广大科学家“钻”和“新”的精神,尤其在困难和曲折面前,要秉承一股韧劲和激情,勇敢尝试,大胆探索,不断增强自己的创造力。尽管我国目前在很多领域、尤其是高新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但是依然面临着被“卡脖子”的风险,在某些领域受制于人的状况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新时代青年学生要自觉践行、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以自身学识的增长抢占发展制高点,推动科技事业健康迅速发展,为建设科技强国汇聚力量。
伟大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必将推动伟大事业的蓬勃发展。“两弹一星”精神的科学内涵,对于培养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言,具有激励、引导的积极作用。新时代,“两弹一星”精神仍具有对个人、集体、社会较强的现实意义,有助于青年学生在纷杂的社会现实中,始终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青年学生要具有爱国、奉献、敬业、奋斗、合作、创新等优良品质,把人生美好的华章书写在祖国大地之上,以青春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单位:8455线路检测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 冯惠芳)
链接:http://www.qhnews.com/newscenter/system/2020/10/22/01326935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