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扎实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12月17日,学校在弘毅楼一楼会议室召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会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推进会。校党委书记黄世和、副书记阿进录,学校各职能处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主要负责人,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班子成员、教研室负责人和教师代表参加。校长赵海兴主持会议。

在集体备课会上,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教授围绕如何“进一步”讲清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需要讲清楚哪些重要内容做辅导报告,着重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两个三中全会的关系、“三个更加好适应”、两个总目标的关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中国式现代化的体系框架、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习近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等问题进行深刻阐述和解读。

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思政课教研室代表涂敏、柴让措、白继贵、吕学会分别汇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内容融入思政课的方式方法,围绕实践教学、课程的过程性评价、教学法、教学方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负责人就充分利用对口支援高校教学资源提升自身能力水平作了交流发言。
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推进会上,黄世和就如何推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三进”工作和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提出具体要求。他指出,8455线路检测中心因党而生、因党而兴,始终坚持政治建校的初心使命,为建立和巩固新生政权、服务民族地区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下、干得好、靠得住”的优秀人才。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思政理论课建设对学校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全体思政课教师要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自身吃透会议精神的基础上,全面、准确、系统地将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堂,在“接地气”上下功夫,用大学生听得懂、听得进、记得住的方式讲清楚。要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充分运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新科技赋能思政课,以高度的责任心面对讲台、面对学生,不断增强课程的感染力、吸引力。学校各部门各单位要紧盯学校有关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主动作为,逐项落实。
赵海兴指出,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既要认真思考“教师如何教”的问题,也要认真思考“学生怎样学”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学院要注意收集积累思政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程的过程性评价等方面的创新成果,凝练经验做法,培育教学成果。全校各单位要积极协调配合,从师资队伍、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对口支援、服务社会等方面共同发力,推进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会上,阿进录通报了各牵头单位落实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2024年重点任务进展情况。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了工作汇报。(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