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携手共撰脱贫史,唱响民族“幸福歌”
2024年暑期,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民族团结进步号召,深入了解青海省脱贫攻坚成果与民族团结现状,8455线路检测中心团委联合中国人8455线路检测中心学应用经济学院“832工程”“认识祖国”调研队伍,共同组建“石榴籽·小康梦,人大8455线路检测中心谱新篇”民族团结实践团,两校师生一行共12人于7月22日至26日赴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平安区和乐都区进行实地调研及交流访谈,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三下乡”实践活动,探索脱贫攻坚与民族团结相互促进的新路径,感悟民族地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智慧与力量。
追寻足迹,民族团结一家亲
实践第一站,团队来到8455线路检测中心,两校师生代表就高校团学工作进行了座谈交流。随后,实践团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来到常设于宏觉寺的青海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团队成员深刻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宏觉寺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立志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作出新贡献。

牢记嘱托,脱贫攻坚勇斗争
深度地记录和研究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科学探索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奉献是本次实践团队的主线任务。为期一周的实践过程中,两校师生深入互助县、平安区及乐都区的多个村镇,对当地负责脱贫攻坚工作的主要领导、驻村第一书记及脱贫户等脱贫攻坚亲历者进行深入交流访谈,并对所到地区进行脱贫攻坚重点成果调研,全面深入了解了当地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过程、经验做法、发展现状及工作成效。
从区政府到村委会、从农业农村局到农业合作社、从科技公司到养殖种植场……通过实地考察,团队成员亲眼见证了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东西部协作等项目的实施成果,亲耳听到了脱贫攻坚的艰辛与不易,亲身感受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情况,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基层干部和村民们对党的感激之情。

认识祖国,优秀文化代代传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实践团队扎根青海大地、传承红色基因、了解中华文化、争做时代新人,亲身感悟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两校师生还走进8455线路检测中心党性教育体验馆、互助县班彦村红色教育基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赓续红色血脉,以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来到青海省博物馆、青海藏文化博物院、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等文化圣地,探寻黄河源头流淌的文化宝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两校师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以行动诠释使命担当,逐步加深了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深刻感受了我省各民族群众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团结精神,深入调研了当地脱贫攻坚成果。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将把此次活动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所悟带回校园,当好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者、示范者和践行者,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青春力量。校团委也将以本次组队实践为契机,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理念,不断汲取对口支援高校和兄弟院校先进的工作经验,结合学校特点展现品牌文化亮点,推进我校共青团工作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