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产业“四地”赋能青海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西宁成功举行。本届学术研讨会由厦门大学与我校联合主办,厦门大学中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我校青海高质量发展研究院以及海西州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承办,旨在深入研究青海资源禀赋、发展优势、区域特征、实践经验和对策措施,为加快建设产业“四地”,推动青海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学理支撑。来自国内4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80多个产业“四地”企业的专家学者和青海部分州、市领导3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研讨会开幕式由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尧命发主持。厦门大学国内合作办公室副主任唐礼智和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卓玛分别代表两校致辞。致辞中指出,此次研讨会不仅是一次学理学术性研讨会,也是一次产学研对接会,是学校积极落实对口支援工作计划,打造东西部教育对口合作的典范,更是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青海擘画的高质量发展美好蓝图转化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青海的生动实践。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让更多人关注支持青海产业“四地”建设、关注我校产业“四地”建设的行动方案和智力支持。
主旨报告环节由厦门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处副处长张随刚、我校青海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副教授陈昭彦主持。国家部委相关研究机构、国内高校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分别围绕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展开精彩演讲,共同强调建设产业“四地”,应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探索产业“四地”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路径。
会上,青海高质量发展研究院、青海国家高新区生物科技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科创服务中心、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启迪大街未来产业创新中心联合发布了“青稞”成长项目。“青稞”即青年科学家谐音,旨在促进创新型青年人才成长,为青海产业“四地”建设及高质量发展培育青年人才。
学术研讨会还设立“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四个平行会议,由政府官员、专家和企业代表面对面沟通交流,进一步凝聚共识、整合力量,探索产业“四地”建设新路径。研讨会还专设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四地”圆桌会议,研讨数字经济为产业“四地”建设提供动力。
闭幕式上,发布了《产业“四地”推进青海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我校校长助理钱建国致闭幕辞。(青海高质量发展研究院、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