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5线路检测中心

我校师生热切关注全国“两会”-8455线路检测中心
8455线路检测中心
未来学生  |  在校学生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我校师生热切关注全国“两会”
发布时间: 2023-03-08 浏览次数:

全国“两会”开幕以来,代表、委员们为高等教育事业、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提案、建议,我校师生密切关注“两会”进程,关心与教育有关的新思路、新发展,在学校掀起了“两会”教育主题讨论热潮。

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林虎英正与老师们谈论“两会”热点,谈及教育时她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继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中‘义务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发展重点等关键词,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价值追求。作为教师教育学院负责人,我们应该以‘优质为目标’,准确把握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锚定‘兴师范’目标,聚焦学校‘三步走’战略,谋划学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创新师范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范生职前职业能力培养,进一步发挥师范教育特色优势,以高质量教师教育赋能现代化新青海建设。”

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吴廷增结合工作实际表示,从党的二十大到全国“两会”,伟大成就鼓舞人心,宏伟蓝图催人奋进。聆听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决心和信心。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我将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深刻把握民族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坚定信心、真抓实干,积极投身民族教育事业,为推进学校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贡献力量。

预科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仁增非常关注“两会”中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创新的内容,他说:“预科教育学院肩负着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重任,承载着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使命。接下来,预科教育学院将认真组织师生学习领会‘两会’精神,把‘两会’精神融入思政课堂、进入学生头脑作为工作重点,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进一步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青海高校输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而努力工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继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校招生要持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作为一名西部地区的高校老师,我深知教育资源的重要与稀缺,也为党和国家对西部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心怀感恩与幸运,正是在这些教育政策的扶持下,许多学子才能走出偏远山区成长成才,西部地区的教育水平才能不断提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为西部教育的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我们老师也将紧跟其后,向着政府工作报告的预期目标接续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陶娟如是说。

“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起点上,今年‘两会’是党的二十大召开后的第一次全国‘两会’,有非凡的意义。”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办公室主任陈亚东对青年培养和教育工作有一些心得,“作为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青年干部,我始终关注着‘两会’中有关教育的内容,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讲台阵地,落实课程思政,还要加强自我学习,打造教育新梯队。同时,我们还承担着增强学生就业信心、推动毕业生就业、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国家建设,带领广大学生青年在新时期新时代中奋斗拼搏、主动作为的重任。我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教育工作者的团结奋斗、实干努力下,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定会越办越好,人才培养质量也会越来越高。”

旅游学院2022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赵楚涵重点关注了“两会”有关就业的内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让我看到了政府对做好就业工作的决心和信心,字里行间饱含民生情怀。作为新时代青年,我要时刻将自身发展目标与国家的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坚定理想信念、苦练过硬本领、涵养责任担当,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2022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应纯玉观看“两会”直播后表达了自己要贡献青年力量的决心,“聆听政府工作报告能够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再次坚定了我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念。作为一名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学生,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殷殷嘱托,努力学习、潜心钻研,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扎实学好专业文化知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用自己的所学所获,为伟大祖国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好体现,报告中关于教育公平、就业强化、民生保障等内容无不闪耀着‘以人为本’的鲜明色彩,无不充满着‘人文关怀’的浓浓深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想人民之所需,行人民之所嘱,承担青年使命,彰显青年担当,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交出‘青年答卷’。”外国语学院2022级英语师范专业学生索南拉毛说。(宣传部)

    书记信箱 校长信箱 个人门户 正版化平台
关注“公众号”
关注“企业号”

青ICP备05000185号-1  
 青公网安备63010202000667号
 版权所有:8455线路检测中心 
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八一中路3号  81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