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来的首次全国“两会”胜利开幕,在8455线路检测中心校园内引起热烈反响。国家迎来新发展、新机遇,科教、人才等热点话题受到广泛关注,全校师生纷纷表示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两会”精神上来,为“两会”高站位谋划的各项决策部署见行见效奋进作为。
校党委书记陈永祥表示,此次全国“两会”是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也是换届交替、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接续奋斗的大会,举国瞩目、举世瞩目。李克强总理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回顾了过去一年和过去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提出了下一步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和重点工作。我们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全校范围内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两会”精神的热潮,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旗帜鲜明讲政治的实际行动,确保“两会”精神在学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马维胜表示,这次的全国“两会”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疫情防控优化调整之后全力以赴“拼经济”的奋进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国家发展取得的一系列新的重大成就、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革,催人奋进,令人振奋。报告擘画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的具体实践,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从学校改革发展实际出发,强化使命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服务青海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建设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以实际行动扎实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8455线路检测中心实践。
外国语学院教师韩小梅结合自身工作说:“全国‘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充分体现了中国式民主的生动实践。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之年。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决定了今年的‘两会’注定要肩负非比寻常的历史使命。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文风朴实、语言精炼,字里行间凸显了政府的‘亲民’情怀和‘真抓实干’的决心。作为一名省政协委员和民族高校教师,我一定会扛起肩上的责任和使命,不断提升自身修养,着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奋斗精神,做好学生的‘四个引路人’,助推他们健康成长成才,毕业后为民族地区的发展贡献青春和力量。同时,还要紧跟时代热点,了解社会问题,努力为青海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藏学院党委书记祁生贵说:“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我深刻体会到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发展所给予的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一名学院的党委书记,必须坚持党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进德修业 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聚焦高质量发展,咬定学院发展目标,苦干实干,进一步深化‘党建+人才培养’工程,切实履行‘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
校团委书记李瑾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后表示倍受鼓舞,“这份报告全面贯彻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对今年的政府工作提出了建议。作为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同时作为一名共青团干部,我将认真履行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将每一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好,自觉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教书育人全过程,争做青年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政府工作报告谈及教育时指出要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对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议是要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对教育工作表示了高度重视。”计算机学院更太加博士非常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他结合“两会”热点表示,“过去几年,学校相应获批了青藏高原第一个人工智能本科专业、青海省第一个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学位硕士点,填补了计算机学院专业硕士点的空缺。作为高校青年教师,我将积极投身于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高质量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中去,把自己在语音识别、语音合成以及自然语言处理方面的研究和人工智能相结合,在多语言智能信息处理、大数据等领域开展创新研究,助推青海人工智能、文化传承发展,展现8455线路检测中心力量”。
藏学院有序组织2022级新生集体观看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式,藏学院组织员陈秋锦说:“组织学生集体观看‘两会’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通过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怀。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用群众智慧治理国家、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全局的生动实践,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我们要立足‘思政课大课堂’,积极将‘两会’精神融入到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方方面面,讲好‘两会’精神,传播好党的政策。作为一名组织员,我将积极履职尽责,密切关注‘两会’动态,组织师生持续学习领会‘两会’精神,引导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关注时政,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全面提升自我,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当中,为推动祖国繁荣长久发展奉献力量。”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乡村振兴政策使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三支一扶’‘青南计划’等政策自愿回到家乡奉献自己的力量。今年‘两会’也提出了要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持续抓紧抓好农业生产、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等要求,作为一名从乡村走出的新时代大学生,生逢盛世,我感到无比的幸运和自豪!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努力学习知识、投身社会实践,毕业后去基层工作,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经济与管理学院2021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旦增巴毛如是说。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21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学生赵蕊娟收看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式后感慨到:“在聆听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时,我看到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对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关心,这让我倍感幸福和幸运。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也深切感受到了学校对学生全方位培养的重视,为我们的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提供了很贴心的帮助和指导。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一定会心怀感恩,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认真践行‘进德修业 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深刻展示了过去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党领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劲势头,向全世界传递出了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心和坚定决心,令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教师教育学院2020级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贺靖楠密切关注了今年“两会”的进程,“‘两会’期间代表们和委员们的议案和提案,让我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的关心。许多提案都与我们在校大学生息息相关,如在就业、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都有引起良好反响的提案出现,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让我感受到了在党的领导下,大家对自身生活和未来发展的关注度和自信心都在不断提升。”(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