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下午,中组部第20批援青博士服务团走进8455线路检测中心暨人生导师聘任仪式在文实楼1605会议室举行,省人才办常务副主任林元苍、第20批援青博士服务团成员、我校学生工作处负责人及学生代表8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肖玉兰主持。

为进一步发挥援青博士的示范带动作用,接力打造一支“永久牌”优秀人才队伍,2019年省人才办与我校策划并实施本次活动,邀请博士团成员担任我校学生校外人生导师,在人格培养、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学业知识、就业创业等方面予以帮扶指导。林元苍主任为人生导师颁发聘书并发表讲话。他指出,人生导师是光荣称号,也是光荣责任,希望导师指导学生正确的人生方向、严谨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给结对学生提出了向导师学知识、学作风、学品质三方面要求。

会上,博士团团长李瑞介绍了第20批援青博士服务团的基本情况。他表示,青海不仅是海拔的高地,更是精神的高地,“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博士团成员们深受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们的鼓舞,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凭借专业优势实施了“组团式”战疫,从疫情防控、专业救治、防疫指导、信息集成到稳步推进复工复学,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智力支撑与特色化方案,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

随后,博士团代表王志华围绕如何度过大学时光这一主题,从锤炼心志、打好基础、树立理想三个方面分享了自身的青春故事与感悟,并勉励大家认真践行“进德修业 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勇担使命责任,不负青春韶华,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
2019级经济与管理学院华旦错、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马世彪代表结对学生分别发言。他们从个人成长、追逐梦想、锐意进取等方面描绘了自己的“大学梦”,并代表所有结对学生表示一定不负厚望,以导师们为榜样,不忘初心,努力学习,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新青海建设添砖加瓦。

本次活动是援青博士服务团走进8455线路检测中心系列活动的第二期。两年间,通过搭建社会-学生-学校互动平台,共帮扶我校95名青海籍家庭困难学生,变“输血”为“造血”,实现本土人才成长倍增效应,为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加快新青海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学工处)